
广西省的省会曾多次变更,历史上经历了桂林与南宁之间的反复迁移,总共发生了三次,直到1958年才最终确定为南宁。 广西省有着悠久的历史,古代的省会迁移就不多提了。但在近现代配资运营分析门户导航网,特别是20世纪初,广西省的省会竟然变更了三次。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?
第一次变更发生在1912年,是由当时的桂军阀领袖陆荣廷主持的。陆荣廷把广西省会从桂林迁到了南宁。除了桂系军阀的强大势力对他个人政治发展形成了压制,陆荣廷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,还与他自己悲惨的身世经历有很大关系。 陆荣廷出生在南宁的一个贫困家庭,父亲靠耕种和打短工养家糊口。不幸的是,陆荣廷的父亲被冤枉与太平军有勾结,最终遭到殴打致死。母亲也很快改嫁,陆荣廷只能跟着养母一起生活。可不久后,养母家也出了问题,他又不得不去寻找生母。然而母亲不久去世,他便辍学乞讨,流浪街头。对陆荣廷而言,母亲曾送他上私塾的时光是他童年最美好的记忆。也正因如此,当他有了一些成就后,才决定回到家乡。这一系列的个人经历,也促使他最终将省会从桂林迁至南宁。这是广西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的省会变更。 第二次变更发生在1936年,省会再次从南宁迁回桂林。这次变更的原因和形势息息相关。当时,新的桂系领导人确实起了推动作用,但更重要的是,当时的局势迫使广西做出了这一决策。如果没有这次省会迁移,广西可能会很快沦陷。 1936年,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中国。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,广西的桂系领袖决定将省会从南宁迁回桂林。南宁地处沿海,交通便利,若日军从西南方向进攻,首先就会攻击南宁。由于广西距离国民党总部南京较远,补给不足,南宁可能很快陷落。但桂林则不同,它位于广西的内陆配资运营分析门户导航网,靠近湖南和贵州,方便调集湘黔两省的兵力进行支援。而且桂林的山地和喀斯特地貌具有天然的防御优势,能够有效躲避日军的空袭和炮火,为广西保存实力。因此,迁回桂林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。 日军确实如预料般攻占了南宁,10天后,南宁陷落。幸运的是,广西及时将省会迁回桂林,否则整个广西省很可能会迅速失守。 1950年,广西省会再度发生了变更。这一次,省会从桂林迁回了南宁。虽然桂林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,但它并不是最适合协调全省事务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城市。新中国成立后,国家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多重压力,急需加强国防、发展经济,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因此,广西将省会迁回南宁,目的是加强南宁作为经济中心的辐射作用,推动区域发展。 从地理上看,桂林位于内陆,地形多山,交通不便,经济发展受到制约。而南宁则位于广西南部,交通便利,陆海通道畅通,能够辐射周边地区,促进经济的交流与合作。同时,南宁也具有巩固广西南部边疆的战略意义,因此这一举措对于广西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。 最终,1958年,广西省正式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,省会定为南宁,并且此后再没有发生过变更。从那时起,广西省会的变化画上了句号,广西的发展也迈向了新的阶段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